低血糖的危害大,还是高血糖的危害大?看完这篇文章你就明白了

26 11月 2019
Author :  

原创: 陈泉峰 糖尿病之友

糖尿病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低血糖是非常普遍的,相信很多糖友都知道出现低血糖喝点糖水或吃点点心、饼干之类的食物,休息一会儿很快就好了。于是我们就会想当然地认为:低血糖只要吃点东西补充糖分就能恢复了,对身体并没有太大的危害,所以很多糖友对低血糖的重视程度远不如高血糖,甚至有些没有经历过低血糖的糖友还不知道什么是低血糖。

 

其实,低血糖如狼似虎,比高血糖更可怕、更危险。今天笔者就和大家好好聊一聊低血糖及其危害和正确处理方法。

 

什么是低血糖 

 在医学上,不同人群的低血糖判定标准不同,由于糖尿病患者(尤其是老年糖尿病患者)较非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的风险更高、危害更大,因此非糖尿病患者和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的诊断标准是不一样的:非糖尿病患者低血糖标准是血糖<2.8 mmol/L,而糖尿病患者血糖<3.9 mmol/L 。

低血糖发生时的症状究竟有哪些呢

 低血糖的临床症状表现与血糖水平以及血糖的下降速度有关,可表现为交感神经兴奋和中枢神经症状:

   1.交感神经兴奋症状:常出现在血糖快速下降时,表现为饥饿、软弱、倦怠、乏力;出汗、焦虑、心悸;皮肤感觉异常(如口唇周围麻木);肢体震颤(如手抖、站立不稳);

  1. 中枢神经系统变化:见于血糖缓慢而持续下降,表现为反应迟钝、听力下降、记忆力、计算力、判断能力均减弱,意识朦胧、嗜睡,甚至意识不清,呼之不应,癫痫样抽搐,偏瘫、大小便失禁直至昏迷。

另外临床观察发现,不同年龄段的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时的临床表现并不完全一样。在不同人群中低血糖有不同的表现:

(1)老年人发生低血糖时:要么没有任何症状(即“无症状性低血糖”)只是神情比较淡漠,要么表现为神经精神症状如言语行为反常、抽搐、偏瘫、意识障碍、嗜睡、昏迷等,很容易被误诊为“急性脑卒中”或“癫痫发作”。

(2)成年人发生低血糖时:易感饥饿、心慌、出虚汗、乏力、手抖等典型的交感神经兴奋症状。

(3)婴幼儿及低龄儿童发生低血糖时:常表现为哺乳困难、易激惹、好哭闹、面色苍白、出冷汗、注意力不集中、易惊、遗尿等,由于症状缺乏特异性,必须细心观察方能发现。

为什么说糖友低血糖比高血糖更可怕、更危险?

高血糖可引起多种并发症,所以对于高血糖的危害糖友都比较清楚,也非常重视。相比之下,对于低血糖的严重危害却往往不够重视。其实低血糖的危害丝毫不逊于高血糖,有时甚至更加快速和凶险。

如果说高血糖的危害是以年来计算的,低血糖的危害则是以小时来计算的。轻度低血糖可引起交感神经兴奋,出现饥饿感、头昏眼花、心慌手颤、面色苍白、出冷汗、虚弱无力等症状。

葡萄糖是大脑的主要能量来源,严重的低血糖,可以在短短的几个小时,造成患者意识恍惚、言行怪异、昏昏欲睡、抽搐、惊厥甚至昏迷,昏迷持续6小时以上,脑细胞将会受到严重的不可逆伤害,导致痴呆或者死亡。

因此在临床上,急诊的原则是高血糖患者可以等,但低血糖必须立刻处理。可见低血糖猛于虎狼的比喻一点也不夸张。

老年人低血糖还易诱发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绞痛、心肌梗死甚至猝死;此外,急性低血糖还可引起脑水肿;慢性低血糖可降低认知能力,导致智力下降及老年性痴呆。

事实上临床上往往一次严重的低血糖诱发的心脑血管事件,就可能抵消之前把血糖维持在正常范围所带来的所有益处。

低血糖的发生原因

导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的原因有很多,常见原因如下:

1.与药物无关:包括过量运动(时间过长、突然);情绪不稳或骤变;过量饮酒,尤其是空腹饮酒;肾功能减退,导致对胰岛素和降糖药清除率降低;糖尿病妊娠妇女在分娩结束后。

  1. 与药物相关:口服降糖药使用不当或过量;胰岛素使用不当或过量;食物摄入不足,但没有及时减少降糖药量或用药后没有及时吃饭。

另外强化的胰岛素治疗方案及严格的血糖控制、较高的胰岛素剂量、无意识性低血糖、较长的糖尿病病程、患者年龄的增长、睡眠及饮酒过量是导致严重低血糖发生的危险因素。

所以,糖尿病患者千万不要以为血糖降得越快越好,血糖降得太快,人体无法适应,很容易就发生低血糖。这也是为什么医生会强调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不能随意加减药物,需要饮食控制、运动锻炼、规律用药互相配合的原因。

“低血糖”、“低血糖症”、“低血糖反应”

有何区别与联系?

这三个概念是有区别的:低血糖是一个单纯的生化指标,表明患者血糖水平达到低血糖诊断标准,但它不涉及症状的有无;

低血糖症是指患者血糖水平达到低血糖标准,同时还伴有低血糖症状;

而低血糖反应是一个临床概念,指患者具有低血糖的症状与体征(如心慌、出汗、手抖等),但对其血糖值没有规定要求,多数情况下低于正常,但也可以正常或略高。

正常情况下,机体血糖浓度维持在一个比较狭小的范围。一般当空腹血糖高于 3.9 mmol/L 时,可排除低血糖的可能。

但长期高血糖会使人体对低血糖的反应阈值升高,所以长期高血糖的患者如果血糖下降速度快,达到了因长期高血糖而已经上调了的低血糖反应阈值,这时即使血糖值在正常范围或略高,患者也可能出现低血糖症状,我们称之为低血糖反应。因此,低血糖和低血糖症是严格按照血糖值判断的,而低血糖反应则不然。

由于低血糖反应同样会诱发严重心脑血管事件,因此,也要按照低血糖症紧急处理。

糖友低血糖的正确处理方法

(1)如果意识清醒,最为有效的方法就是——进食快速起效的含糖量约为15-20克的食品:指南上建议吃2-5个葡萄糖片(要是能买到,备着点)或两块方糖,或150-200毫升新鲜水果汁及其他含糖饮料,或一大勺蜂蜜。

服用α-糖苷酶抑制剂的糖尿病患者如果发生低血糖,进食多糖类食品(如馒头、饼干、米饭等)无效,须直接进食单糖(葡萄糖、蔗糖)。

进食后15分钟要复测血糖,有一个原则:“吃15(克),等15(分)”血糖值以3.9mmol/L为标准,可以多次循环,直到血糖超过3.9mmol/L。

血糖恢复正常后,如果距离下次进餐还有一段时间,要适当补充零食。当血糖恢复正常,要进餐或者零食来保持血糖稳定,这是帮助机体恢复糖原储备(比如面包、饼干这些含多糖的食物,在人体内会经过分解再吸收,使血糖得到一定时间的维持)。

(2)如果家人发现糖友已经出现喝水呛咳,或昏迷状态,就不要再进食任何食品了,否则有窒息风险,此时应该侧躺保证气道畅通,并拨打急救电话;如果糖友感觉嗜睡、反应迟钝,也应拨打急救电话,家属陪伴直到急救人员赶到。

神志不清的糖友,入院后紧急给予胰高糖素1毫克肌注或静脉注射;静脉推注高浓度葡萄糖25克,15 分钟复查血糖,若血糖仍≤3.9 mmol/L,再给予 25 克,直到神志清醒,血糖恢复正常。

(3)除了上述急救措施外,如果患者随身携带血糖仪,还应持续进行血糖监测,以及有无出汗、视力模糊、意识模糊等低血糖症状,直到血糖高于70mg/dL(3.9 mmol/L)或急救人员赶到。另外需要提醒糖尿病患者的是,发生低血糖时,一定要记录下来,尤其要记录清楚所有可能的原因(也就是你在这之前的24小时里都做了什么),方便下次就诊时告知主诊医生。

(4)随身携带“医疗救助卡”。建议糖友在任何时候都要佩戴医疗救助卡,这样在发生危险时,可以方便急救人员或者好心人及时有效帮助您。

医疗救助卡可以参照如下样式:

姓名:_________ 我的疾病:________

请您帮我联系____ 联系电话:________

总结

如果糖尿病患者频发发生低血糖,危害严重,增加死亡率和神经系统危害,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应及早预防或干预。

控制低血糖的危险因素,制订个体化治疗目标,加强低血糖管理和教育,密切进行血糖监测,尤其是伴有无意识低血糖的患者需要连续血糖监测(CGM)。改变药物或治疗方案应与主治医生沟通。经常发生低血糖的患者应常备快速发挥作用的碳水化合物,减少低血糖事件的发生。

 

作者:驻马店市第六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中医师 陈泉峰

 

489 Views
伤口世界

电子邮件地址 该Email地址已收到反垃圾邮件插件保护。要显示它您需要在浏览器中启用Java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