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足的介入血管治疗(上)

28 8月 2019
Author :  

原创:十六点五 中山二院糖尿病足中心

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是公认的糖尿病足形成的最重要的原因,而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的治疗却是一个临床上非常棘手的问题。目前对于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的治疗可分为外科(介入)治疗和内科治疗。当然,对于绝大部分尤其是糖尿病足患者多是这两类方法同时合用。

对于外科治疗的方法,又可以分为介入治疗和搭桥手术,由于糖尿病足外周血管病变的广泛性,导致搭桥手术的难度非常大,而且不容易成功,因此,目前临床上多用介入治疗。

糖尿病足的外周血管病变的介入治疗目前已经是糖尿病足最重要的治疗方法,但由于各种原因,糖尿病足外周血管病变的介入治疗的效果波动比较大,争论也非常大,争论的焦点问题有:

(1)对于糖尿病足的外周血管病变介入治疗到底是否有效?

很多医生或者患者持否认的态度,他们认为糖尿病足的外周血管病变广泛,包括大血管、中血管、微血管等都存在,而单纯的大、中血管通畅之后,是否能够对于末端病变的糖尿病足创面有效果?而且糖尿病足外周血管病变做通之后,很快就会再堵塞,对于糖尿病足创面愈合有好处吗?而且有个别的病人做通血管后,反而足部的干性坏疽反而有增加,导致病人情况更加严重,原因不明,因此,糖尿病足外周血管病变介入是否真的有效?从国内外已经发表的多个研究结果(RCT研究几乎没有)及我们中心的经验看,对于这个问题,我们的回答是正面的,也就是对于干性坏疽或者干湿性混合坏疽的糖尿病足创面,进行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介入治疗,是有效果的,对于一些缺血完全没有生机的糖尿病足创面,在一个成功的介入手术之后,创面可以很快出现生机而最终创面完全愈合。

(2)如何评价糖尿病足创面的缺血情况?

目前评价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的公认指标是ABI,各种指南都以ABI作为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的诊断标准。由于糖尿病大动脉存在广泛的中膜和内膜钙化,而这些钙化可以增加血管的硬度,由于动脉硬度的增加,导致ABI值会增加,对冲了由于血管部分或全部闭合导致的ABI值下降,因此,ABI对于糖尿病足外周血管病变是否需要进行介入治疗的临床决策似乎不是非常精确。

而目前临床目前应用很广泛的外周动脉血管的彩色多普勒检查的确将有关的诊断准确度提高一大步,但这种检查一个存在的问题有:A、彩色多普勒对于下肢侧枝血管的评价不准确,B、主观性比较强,不够准确,而对血管的堵塞程度有低估。

其三就是下肢动脉的CTA,这种检查方法成为临床评价糖尿病足外周血管病变最好的无创性检查方法,与DSA比较,CTA的结果的准确度是比较高的,但由于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大动脉狭窄比较严重,使造影剂无法顺利通过,对于远端的动脉病变的评估有些夸张,同样对于侧枝循环的评价也不是非常准确,而且CTA的放射性高而且应用造影剂的量比较大,对于患者有一定的损害,尤其是肾脏,而且对于微循环的评价几乎没有作用。

其四是经皮氧分压测定,从原理上讲,经皮氧反压是评价微循环最好的方法,但是在临床实践中,我们发现其受影响的因素太多,主观性比较强,重复性比较差,和临床的其他检查的结果吻合度不是非常好,还有待更多的数据进行验证。

其五是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目前认为其是诊断糖尿病足外周血管病变的“金标准”,但其也有一些不足之处,A、这是一种有创的检查;B、其对于侧枝循环的评价也是定性的,对于微循环的评价也不是非常准确;C、照影剂肾病始终是一个头痛的问题,因此,其在临床上的应用也有一些限制。

当然,也还有一些比较小众的检查方法,但都有这样或者那样的缺点,因此,临床上还是以各种方法同时使用的综合评价为主。

但是,通过大量的临床实践,我们认为创面本身也是评价糖尿病足外周血管病变(尤其是局部缺血)比较好的指标,如:出现干性坏疽、切开后创面干燥、生机很差、创面边缘出现干性坏疽、清创时出血很少、皮温很低或者较对侧很低、足部皮肤出现花斑纹等,出现这些情况的时候,高度提示患者的足部供血不足,结合上述的检查结果,往往能给予比较准确的判断。但这些表现目前也很难量化,还需要在临床工作中观察和研究。

总之,准确糖尿病足的供血的评价,尤其是是否需要进行介入治疗的指征,还是一个比较困难的问题,需要再进行深入的观察和研究。

 

995 Views
伤口世界

电子邮件地址 该Email地址已收到反垃圾邮件插件保护。要显示它您需要在浏览器中启用Java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