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广角】湿性敷料的止痛原理

04 9月 2019
Author :  

赫曼关爱健康 中诺医疗

随着医护人员对伤口护理质量及病患生活质量追求的提高,敷料无痛更换及敷料的止痛效果正获得越来越多的重视。以往大家更多的关注敷料更换时的无痛、无二次损伤,随着新型敷料的使用逐渐增多,医护人员也需更加重视敷料贴附时的止痛效果。

 

伤口为什么会疼痛呢?

伤口的出现代表着组织存在损伤,损伤刺激外周神经感受器产生痛觉,随后由传入神经纤维传导至脊髓后角,再沿着脊髓传入大脑,只有刺激到达大脑才会产生痛觉!

在伤口内,一些参与正常愈合过程的化学物质(细胞因子)也会刺激神经感受器,产生痛觉,因此,疼痛是一种机体正常的保护反应。

此外,疼痛还会受个人心理状态的影响,当人们焦虑、害怕或紧张时,疼痛会加重,而愉快或平静时疼痛又会缓解。

湿性敷料的止痛机制: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偶尔烧伤或其他原因皮肤起了水泡以后,如果不去处理,疼痛不是很明显,一旦挑破水泡并去除泡皮以后,伤口反而疼痛加重了。未挑破的水泡维持了一个湿性的环境,对伤口是有止痛效果的,但具体的机制是什么呢?虽然至今仍未完全明确,但湿性敷料的止痛效果可能包含以下十个机制:

止痛机制一:眼不见,心不烦

Price等人的研究已经表明,疼痛是由伤害性刺激、外部感受和内部感受共同作用产生的,外部感受包括了视觉和听觉。一些侵袭性操作,比如静脉穿刺、伤口换药等,如果患者能看到或听到这些操作,往往会带来更强烈的疼痛。湿性敷料由于阻断了伤口对患者的视觉刺激,因此能起到一定的止痛作用。

止痛机制二:保护

湿性敷料能对伤口皮肤起到保护作用。不管是急性还是慢性伤口,暴露的神经由于敷料的保护,避免受到外界各种刺激的影响,因此疼痛减轻。

止痛机制三:湿性环境—冲洗伤害感受器

湿性敷料能通过减少经皮失水(TEWL)来营造一个湿性的环境,部分湿性敷料(如片状水凝胶德湿舒)还能主动向伤口补水来维持湿性环境。湿性的环境不仅能促进伤口生长,还能缓解伤口疼痛,具体机制虽然未完全确认,但湿性环境下伤害感受器持续受到液体的冲洗,避免过度兴奋也能减少痛觉信号的传导和刺激,提高痛阈,减轻疼痛。

止痛机制四:湿性环境—控制炎症和痛觉过敏

伤口出现的早期,是一个促炎与抗炎共存的阶段,很多炎症或细胞因子,比如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前列腺素E2(PGE2),P物质(SP)等,会刺激痛觉感受器,产生疼痛感。而湿性敷料营造的湿性环境能减轻炎症反应,降低炎症因子的浓度,减少对神经的刺激而减轻疼痛。

止痛机制五:湿性环境—在伤口处募集止痛因子

除了减轻炎症反应止痛外,湿性环境还能在伤口处募集一些抗炎因子,这些因子能激活伤口处的阿片样受体,产生明显的止痛作用。虽然伤口的存在本身就能募集止痛的因子,但湿性环境的存在给这些因子的存活和发挥作用提供了理想的环境,因此湿性环境有很好的止痛作用。

止痛机制六:改变温度—热敷或冷敷作用

热敷和冷敷对疼痛的缓解作用很明确,关节扭伤后会使用冰袋来消肿止痛,72h后的热敷也能止痛,部分湿性敷料能提高皮肤温度,部分湿性敷料(如片状水凝胶德湿舒),在贴到伤口的时候会产生明显的冷却作用,起到止痛的作用,还可以通过将德湿舒放入4℃冰箱保存的方法来加强德湿舒的冷却止痛作用。

止痛机制七:对抗性刺激

疼痛是可以被其他感觉掩盖的。传导痛觉的神经纤维通常比较小,因此,很容易被一些大神经传递的感觉所掩盖。有些医院会采用经皮电刺激(TENS)来治疗伤口疼痛,利用的就是这个原理。当湿性敷料覆盖伤口时,敷料对伤口周边皮肤产生的触觉刺激会掩盖疼痛刺激,因此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解释湿性敷料的止痛作用。

 

止痛机制八:吸收刺激性渗液

在慢性渗出性伤口中,渗液会刺激伤口中敏感的疼痛感受器,产生疼痛,部分湿性敷料能将渗液吸收,减少渗液伤口的刺激。此外,由于减少了渗液,对患者也有一定的安抚焦虑作用,因此也能缓解患者的疼痛感受。

 

止痛机制九:去除促炎因子—MMP

MMP是大家很熟悉的伤口愈合中的细胞因子,正常的愈合需要MMP参与,促进新生组织基质的生成,但过量的MMP会阻碍伤口愈合,同时造成疼痛,部分湿性敷料能减少MMP的活性(如德湿威等),止痛促愈。

 

止痛机制十:敷料本身的止痛作用

研究发现硅酮敷料本身就能缓解疼痛,部分敷料本身就比别的敷料止痛效果好,其具体机制可能是影响了一些炎症因子的含量,但仍需进一步研究。

以上便是湿性敷料止痛的十个可能机制,希望能在临床中帮助到各位老师!

赫曼关爱健康,关爱伤口,更关心你~

声明:本文转载仅作分享。谢谢!

889 Views
伤口世界

电子邮件地址 该Email地址已收到反垃圾邮件插件保护。要显示它您需要在浏览器中启用JavaScript。

Latest from  伤口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