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心理支持解释伤口经过适当处理,会愈合的,并及时传递愈合进展。用成功案例鼓励患者树立信心。亲人的关心鼓励有利于患者树立信心。研究显示,对化疗患者进行心理行为治疗是有效的,争取更多的社会支持,鼓励患者参加癌症病人组织“生命之光”俱乐部。
2.营养支持督促患者定时做好相关实验室检查,了解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计数变化,了解血浆蛋白水平,异常时及时报告医生。伤口愈合需要营养,食物应尽量做到多样化,多吃高蛋白、多维生素、低动物脂肪、易消化的食物,及新鲜水果、蔬菜,不吃陈旧变质或刺激性的东西,不吃碳酸饮料等产气食物,少吃熏、烤、腌泡、油炸、过成的食品,主食粗细粮搭配,以保证营养平衡,防止腹胀、腹泻和便秘。
中医饮食建议: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选择温补之品,如鸡肉、乳制品及蛋类等,中药可选黄芪、党参、红枣、核桃、罗汉果、枸杞子、桂圆、鹿胎盘、黑木耳、猴头菇等。少食生冷瓜菜、腥腻之品。
3.理解伤口不同治疗的优缺点 解释可供选择的不同治疗方法的优缺点。解释选用敷料的作用、目的,更换敷料的意义;建议病人遵从医嘱按时治疗,定期复查,避免虚假广告影响而乱投医、乱用药、乱检查、以免延误病情,影响伤口愈合。
五、预防化疗药物渗漏的措施
1.静脉的选择 有报道80%的渗漏发生在手背、手腕的小静脉,因此,尽量选择有弹性的、直的、大而明显的静脉;下肢静脉易形成血栓,除上肢静脉综合征外,不宜采用下肢静脉给药;也要避免采用任何循环功能不良的肢体静脉;避免反复穿刺同一部位。连续静脉点滴时或注射强刺激化疗药物时,最好选择中心静脉或外周深静脉。
2.静脉注射时穿刺针的选用单次注射时可使用头皮针,根据血管直径选择针头大小,针头越细对血管损伤面越小,一般采用6号半~7号头皮针。连续静脉点滴时或注射强刺激化疗药物时,选择中心静脉或外周深静脉置管,或应用套管针等。
3.化疗药物注射前后的血管保护 注射化疗药物前,要用生理盐水测试,确保化疗药物在血管内;注射化疗药物后,以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冲洗静脉;同时注射多种药物时,刺激性强的药物要先用,此时的静脉完整性较好,并且外渗的机会比较少。推药过程反复抽回血检查,以确保针头在血管内。拔针后,压迫穿刺部位10 min,同时抬高穿刺的肢体,以避免血液反流,防止针眼局部淤斑,有利于以后再穿刺。
4.重视告知环节 向患者讲明注射药物的性质,特别是可能引起组织坏死的药物,注射过程中即使仅有轻微的异常情况,也要毫不犹豫地告诉医务人员,以便及早发现血管外渗漏,并及时处理。
5.严密观察 注射过程中加强巡视、多询问病人,加强交班、密切观察局部变化。诺维本化疗药外渗损伤溃疡一般于化疗后3~10天发生,出院后重视回访,继续保持护患联系。
6.加强管理,规范工作程序 对从事化疗工作的护士进行相关知识的培训,相关科室应拟定相应的化疗护理应急措施,并严格执行。怀疑有外渗时,还应及时向护士长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