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黄芪的概况
中药黄芪又名北芪、绵芪、黄耆,其入药部位为豆科植物膜英黄芪或蒙古黄芪的干燥根。主要产于山西、甘肃、黑龙江、内蒙古、陕西。黄芪本品呈圆柱形,表面淡棕黄色或淡棕褐色,气微,味微甜。
作为一种常用的补气要药,黄芪性甘、微温。归脾、肺经,自古以来诸代医家对于黄芪的功效记载众多,《本草汇言》曰:“黄芪,补肺健脾、实卫敛汗、驱风运毒之药也。”清代医家张锡纯也指出:“黄芪能补气兼能升气,善治胸中大气下陷。”祖国传统医学认为其具有健脾补气,升阳举陷,益卫固表,托毒生肌,利尿等功效[1]。
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黄芪有效成分主要为黄芪总酮(TFA)、黄芪总皂(TSA)、黄芪多糖(TPA)等,其具有提高机体免疫力、抗氧化抗辐射、抗自由基损伤、抗肿瘤、抗菌抑制病毒、降血糖血脂等功效,且对心脑血管、肺脏、肝脏、肾脏、中枢神经系统均具有保护作用。临床上广泛应用于治疗循环、神经、消化、呼吸、内分泌和血液系统等疾病[2]。
2、黄褐斑的概况
黄褐斑是一种常见的发病机制复杂的获得性色素增多性疾病,表现为对称分布于额部、颊部、眼周等部位的褐色斑片,大小不一、形态各异,一般无自觉症状,可受紫外线照射而加深。现代研究认为黄褐斑主要发病病因有遗传因素、紫外线照射、氧化/抗氧化系统失衡、血液流变学异常、内分泌紊乱、甲状腺疾病、妊娠及药物影响等。
目前,黄褐斑的现代医学治疗主要针对局部色素沉着,其中,局部治疗是黄褐斑的一线治疗,临床常用的外用药物包括氢醌、壬二酸、间苯二酚等。系统治疗常用维生素 c、谷胱甘肽、氨甲环酸等。另外还包括化学剥脱、光电疗法等疗法。但临床研究表明长期外用药物会存在导致色素脱失的风险[3],litaiem等[4]在 2020 年的报道中记载了色素脱失的病例。果酸换肤对敏感肌肤的黄褐斑患者不适用[5],不恰当的光电治疗又容易导致黄褐斑的复发[6],系统口服药物治疗黄褐斑的效果不明显。
由此可见我国传统医学对于治疗黄褐斑有着相对优势,其通过调理整体脏腑功能来治疗黄褐斑,效果显著,副作用小,复发率低。而黄芪作为治疗黄褐斑的常用中药,研究黄芪对于黄褐斑的治疗机制可为临床提供新思路,并促进黄芪在该领域的深入全面开发及应用。
3、现代医学研究进展
3.1 黄芪的防护紫外线损伤作用
紫外线照射可刺激黑素细胞形成黑色素,是诱发和加重黄褐斑的重要因素[7],故抵御紫外线照射对皮肤产生的损伤是防止黄褐斑形成的关键。
汪德清等[8]实验表明,黄芪总黄酮对紫外线所致细胞膜脂质过氧化反应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证实了黄芪可通过清除多种自由基发挥对紫外线损伤的防护作用。
陈斌等[9]实验表明,黄芪甲甙可抵御中波紫外线(UVB)对皮肤角质形成细胞的损伤,具有光保护作用。
3.2 黄芪的抗氧化作用
近年来研究表明,脂质过氧化物(LPO)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含量与黄褐斑的形成有显著相关性。研究认为血清内氧自由基对细胞有毒性作用,氧自由基增多可致使脂质氧化形成 LPO,而皮脂内不稳定的 LPO 继续分解转变形成丙二醛(MDA),进一步诱发色素沉着的产生,从而形成黄褐斑。SOD 复合酶体系不仅可以有效清除氧自由基,还具有抑制酪氨酸酶活性,减少色素沉着产生的作用[10]。王国丽等[11][12]研究表明黄褐斑患者血清内 LPO 含量显著提高,而 SOD 活性明显降低。王诗晗等[13]实验表明,黄芪可提高无毛小鼠皮肤组织羟脯氨酸含量,降低 MDA 含量,并可以提高SOD 活性,从而证实了黄芪可具有抗氧化,减少色素沉着的作用。陈刚等[14]实验表明外用黄芪甲甙可显著减少 UA 所致小鼠皮肤组织内 MDA 的生成,同时显著提高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减少氧化产物的生成,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从而减少色素沉着。凌洪锋等[15]实验表明黄芪多糖可显著提高小鼠模型血 SOD、过氧化氢酶、谷胱甘肽的活性,并可降低 LPO 水平,由此可见黄芪多糖抗氧化能力显著。
3.3 黄芪的改善皮肤微循环作用
现代众多医学研究发现,黄褐斑患者存在血液动力学指标异常[16],黄褐斑患者红细胞压积、血沉较正常人高,存在血流淤积[17]。皮损处真皮小血管数量及管径较正常皮肤显著增加,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及内皮素表达明显升高[18]。
颜面部毛细血管丰富,若发生血液循环障碍导致供血供氧不足,皮肤末梢代谢产生的有害物质不能很好的转移,SOD 等不能及时随血液循环到达各处,会导致黄褐斑的形成[19]。同时,血液淤滞、血液浓缩,均可导致血红蛋白的主要成份血铁黄素含量增高,沉积于皮肤内从而形成黄褐斑[20]。由此可见通过促进皮肤血液微循环来减少代谢产物堆积,可达到清除黄褐斑的目的。黄芪在临床中常用于改善微循环,其可以增加血液流速,降低血液粘稠度,并且可以修复血管内皮细胞,缓解局部缺血缺氧状态,减少代谢产物堆积[21]。黑子清等[22]通过实验表明黄芪可改善肠黏膜微循环血流,其推测可能与黄芪可调节内毒素/NO 的含量有关。据目前研究可知,内毒素/NO 是影响微循环的重要因素。李炎夏等[23]通过实验表明黄芪可明显解除银屑病患者甲襞微循环红细胞聚集,加快微循环血流速度。证实了黄芪具有改善微循环、扩张血管、增加微循环血流量、解聚红细胞的作用。
4、中医药学研究进展
黄褐斑属于中医学“黧黑斑”、“黑皯”、“面尘”等范畴,早在马王堆出土的《阴阳十一脉灸经》中就有关于黄褐斑的记载:“少阴脉……不欲食,面黯,若灺色。”[24]《外科正宗》云:“黧黑斑者,水亏不能制火,血弱不能华肉,以致火燥结成黑斑”[25],首次提出了黧黑斑。诸代医家虽对其有不同命名,但都提到了面部黑斑,皮肤晦暗无光泽的特征。
中医学认为黄褐斑的发病主要是由于气机不畅,凑理受风,情志不畅,肝脾肾功能失调等所致。病机包括肝郁气滞,气滞血瘀,脾胃虚弱,肝肾不足[26]。其治法上宜从肝脾肾三脏着手,注重标本兼顾,
内外合治。
4.1 补益肺脾之气,推动气血运行
黄褐斑属于一种慢性疾病,中医认为主要是由于各种病因导致气血运行不畅,血瘀于面部从而形成色斑[27]。正如《灵枢·经脉》所云:“血不流则髦色不泽,故其面黑如漆柴者。”《难经·二十四难》曰:“脉不通则血不流,血不流则色泽去,故面黑如黧。”[28]由此可见,使用推动气血运行的药物,改善血瘀情况可改善色斑。
黄芪属于临床常用的补气药物,内服黄芪可以起到祛除黄褐斑的作用。一方面是由于黄芪归肺脾经,可补肺脾之气。肺朝百脉,主治节,助心行血,血液循环离不开肺气的推动,若肺气不足则不能使血液宣布于全身,导致脉道不利而生瘀。黄芪可通过补益肺气,助宗气生成,从而推动血液运行,达到祛瘀消斑的目的。而脾与瘀血有着更为密不可分的关系,脾主生血、统血,为气血生化之源,若脾虚不能运化水谷精微,则气血难以生成,血脉不充,血行滞涩缓慢而停于脉中形成瘀血。黄芪可以补脾以助气血生成,气血充足可使血液正常循环于脉中,从而消除瘀血,减少色斑。另一方面,黄芪有升阳举陷之功,而头面部作为诸阳之会,使用黄芪可以提升阳气至头面部,使得气血上荣于面,气血充盈以温煦濡养面部皮肤,使得瘀血得消,经脉畅通,从而消除色斑,提亮肤色,使得皮肤红润有光泽,肤质细腻。
4.2 外用美白淡斑,焕发肌肤活力
中医美容有着上千年的历史,而外用中药护肤方正是中医美容宝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具有疗效明显、针对性强、副作用小等优点[29],很多外用方仍沿用至今,对现代美容起着指导性作用。黄芪作为古代医家制作外用护肤方常用的中药之一,有着促进新陈代谢、美白淡斑、延缓衰老、抗炎杀菌等作用。黄芪可以促进细胞新陈代谢,清除氧自由基[30],作为常用的补气药,其可促进皮肤血液循环,可将停滞于皮肤的瘀血等清除,从而达到美白淡斑、焕发肌肤活力的作用,有效治疗黄褐斑。现今也有很多含有黄芪成份的护肤品问世,如黄芪霜、黄芪面膜等,均在美容领域中应用广泛。由此可见,进一步研究黄芪在中医美容中的应用,并充分结合中医药特色理论,将为现代美容提供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及市场。
5 结语
综上所述,黄芪对于改善黄褐斑有着明显的效果,其可以通过防护紫外线损伤、抗氧化、改善皮肤微循环以达到清除色素沉着的作用。中医方面,黄芪可以通过补益肺脾之气、提升阳气来推动皮肤气血运行,从而有效清除黄褐斑。外用黄芪也可直接作用于肌肤发挥美白淡斑的作用。因此,黄芪在治疗黄褐斑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应用价值。
本文通过总结中药黄芪在黄褐斑中的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为深入开发应用中药黄芪提供理论依据,使黄芪在中医美容中有更为广阔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 高学敏. 中药学[M]. 北京: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7: 502-503.
[2] 陈国辉, 黄文凤. 黄芪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 中国新药杂志, 2008(17): 1482-1485.
[3] Briganti, S., Camera, E. and Picardo, M. (2003) Chemical and Instrumental Approaches to Treat Hyperpigmentation. Pigment Cell & Melanoma Research, 16, 101-110. https://doi.org/10.1034/j.1600-0749.2003.00029.x
[4] Litaiem, N., Daadaa, N., Karray, M., Chamli, A. and Zeglaoui, F. (2020) Hypopigmentation as a Side Effect of Melasma Treatment with Tranexamic Acid Intradermal Microinjections. Dermatologic Therapy, 33, e13503. https://doi.org/10.1111/dth.13503
[5] 吴艳, 朱学骏. 化学换肤[J]. 临床皮肤科杂志, 2006, 35(4): 262-263.
[6] 杨蓉娅, 陈瑾. 黄褐斑光电治疗与修复专家共识[J]. 实用皮肤病学杂志, 2020, 13(2): 65-69, 73.
[7] 李娟, 颜敏, 张媛, 等. 黄褐斑病因、发病机制及治疗进展[J].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16, 32(2): 123-126.
[8] 汪德清, 房征宇, 沈文梅, 等. 黄芪总黄酮抗紫外线损伤作用的实验研究[J]. 劳动医学, 1998(4): 10-12.
[9] 陈斌, 康健, 吕中明, 等. 黄芪甲甙对中波紫外线损伤皮肤角质形成细胞的保护作用[J].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2009, 8(1): 1-4.
[10] 张静, 张其亮, 文海泉, 等. 儿茶素治疗黄褐斑疗效观察及机理初探[J]. 中华医学美容杂志, 1998, 4(4): 10-12.
[11] 王国丽, 李慕庄, 宋翔, 等. 黄褐斑患者血中过氧化脂质和超氧化物歧化酶含量初探[J]. 临床皮肤科杂志, 1994,23(3): 129-130.
[12] 易运连, 饶汉珍, 汤爱国. 黄褐斑患者血中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丙二醛和维生素 C、E 含量的测定[J]. 临床皮肤科杂志, 2000, 29(6): 332-333.
[13] 王诗晗. 黄芪提取液对光老化无毛小鼠皮肤组织HYP MDA含量及SOD活力的影响[J]. 中医药学刊, 2006, 24(4): 718-719. https://doi.org/10.13193/j.archtcm.2006.04.144.wangshh.071
[14] 陈刚, 陈斌, 吕中明, 等. 黄芪甲苷乳膏对光老化小鼠皮肤组织 MDA 含量及 SOD、GSH-px 活力的影响[J].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2010, 9(2): 71-74.
[15] 凌洪锋, 苏丹, 曹洋. 黄芪多糖抗氧化作用研究[J].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05, 18(8): 872-874. https://doi.org/10.19381/j.issn.1001-7585.2005.08.002
[16] 何黎. 黄褐斑诊治新思路[J]. 皮肤病与性病, 2012, 34(1): 13-14.
[17] 何黎, 王朝凤, 王家翠, 等. 黄褐斑的临床分型及实验研究[J]. 中华医学美容杂志, 1997, 3(2): 72-74.
[18] Khunger, N., Kandhari, R. and Singh, A. (2020) A Clinical, Dermoscopic, Histopathological and Immunohistochemical Study of Melasma and Facial Pigmentary Demarcation Lines in the Skin of Color. Dermatologic Therapy, 33, e14515. https://doi.org/10.1111/dth.14515
[19] 张国栋, 周霈, 黄亦琦. 黄褐斑发病机制及治疗[J]. 福建医药杂志, 2015, 37(1): 128-130.
[20] 何黎, 王朝凤, 王家翠, 等. 黄褐斑的临床分型及实验研究[J]. 中华医学美容杂志, 1997, 3(2): 18-20.
[21] 于丽源, 张瑶, 方险峰. 黄芪在皮肤病中的临床应用概况[J].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18, 28(6): 54-58.
[22] 黑子清, 林世清, 刘卫峰, 等. 黄芪对失血性休克再灌注兔肠粘膜微循环血流量的影响[J]. 中华麻醉学杂志, 2003(7): 63-64.
[23] 李炎夏, 周起云, 等. 黄芪维胺酯联合应用对银屑病甲襞微循环的影响[J].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1998, 12(6): 26-27.
[24] 马王堆帛书整理小组整理. 马王堆汉墓帛书∙阴阳十一脉灸经[M]. 北京: 文物出版社, 1985: 13.
[25] 明∙陈实功. 外科正宗[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1964: 298.
[26] 黄褐斑中医治疗专家共识[J].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2019, 18(4): 372-374.
[27] 毕亚男, 潘祥龙. 黄褐斑病因病机及其中医治疗述评[J].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10, 44(3): 82-84. https://doi.org/10.16305/j.1007-1334.2010.03.006
[28] 迟华基. 《难经》临床学习参考[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 132.
[29] 张蓓蓓, 邓梦娇, 王昕妍, 等. 传统益气类中药的美容药理及其在现代化妆品中的应用[J]. 中药药理与临床, 2015, 31(6): 235-240. https://doi.org/10.13412/j.cnki.zyyl.2015.06.080
[30] Gui, S.Y., Wei, W., Wang, H., et al. (2006) Effects and Mechanisms of Crude Astragalosides Fraction on Liver Fibrosis in Rats. Journal of Ethnopharmacology, 103, 154-159. https://doi.org/10.1016/j.jep.2005.07.025
本文献转载于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中医学, 2023, 12(10), 3055-3059,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我们主要用于阅读分享,非商业用途,如若侵权,请告知删除。